青海鸟岛(青海湖南山)

青海鸟岛(青海湖南山)大美青海云2021-05-22 09:30:00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到青海“洗肺”去,这是不少游客的向往。青海的天空湛蓝,云朵洁白。三江源头,河水清澈,碧绿的草地上,藏原羚、藏羚羊、藏野驴等珍稀动物徜徉其中……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 学讲话 悟思想 抓落实 谱新篇」守护碧水蓝天

黑颈鹤。李来兴供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 学讲话 悟思想 抓落实 谱新篇」守护碧水蓝天

藏狐。尕布藏才郎摄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 学讲话 悟思想 抓落实 谱新篇」守护碧水蓝天

图为黄河出省境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禹王峡。摄影:赵俊杰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 学讲话 悟思想 抓落实 谱新篇」守护碧水蓝天

三江源头秀美风光。图片由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提供

水质改善

吸引鸟儿筑巢安家

清晨,走进湟水河边的宁湖湿地,清脆的鸟鸣声不时传入耳中。循着鸟鸣声望去,平静的水面上,数十只水鸟在嬉戏。一路沿着栈道走下去,叫不出名的水鸟有好多种。它们或仰头鸣叫,或低头戏水,别有一番情趣。

说起湟水河生态环境的改善,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会长王舰艇深有感触。他说,这两年到湟水河沿线栖息的鸟儿越来越多,不少候鸟将湟水河湿地作为迁徙的重要中途停息地。

“宁湖湿地紧挨湟水河,在湿地种植芦苇、香蒲等根系发达的植物,除了有环保和观赏价值,还为鸟类栖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西宁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说。

湟水河生态环境改善,在宁湖湿地筑巢繁殖渐成群体趋势。目前,湟水河河道治理已见成效,水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鱼类多了,丰富了水鸟的食物资源。其中,不少水鸟在湟水河畔筑巢繁殖。据统计,目前在宁湖湿地、北川河湿地等西宁湟水河沿岸共观察到40多种鸟类。

湟水河水质好转,鸟儿做证。近年来,我省把湟水河污染治理作为重中之重,累计投入近80亿元,通过实施污水厂提标改造、截污纳管和排污口整治、中水回用及人工湿地建设、重点支流生态保护修复4个阶段治理,湟水河成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坐标。

市民乐享蓝天碧水生活

5月21日一大早,家住西宁市七一路的王先生像往常一样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随着夏天树木变绿,雨水增多,空气比往日更清新了。

没有风沙天气的侵扰,王先生很少缺席晨练活动。他感叹,西宁的空气一年比一年好,而在早些年,风沙天气多,他早晨出门锻炼的次数少。

扬尘是西宁的首要污染源。根据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西宁市生态环境局、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完成的西宁市全年颗粒物来源解析结论显示:西宁市PM10、PM2.5的主要污染源为扬尘污染类,而西宁的扬尘除了自然因素,主要来自建筑工地、道路等人为制造的“二次扬尘”。

如今,马路上飞扬的尘土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路面。扬尘减少,得益于大气污染整治措施的有效落实,西宁市对市区主要道路全时段清扫保洁、洒水、清洗等降尘作业,清理道路积灰积尘。

西宁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董小宁说,为了从源头遏制建筑工地扬尘污染,西宁市出台建筑工地“10个100%”管理办法,即以制度约束建筑工地,通过对拒不整改的施工单位采取断水、断电等强制停工,以及限制开复工等措施,根治长期遗留的顽疾。

2020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97.2%。盯紧重点区域加强扬尘综合治理,统筹“车油路”协同治理,淘汰燃煤小锅炉333蒸吨、老旧车5320辆。突出抓好“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和工业炉窑深度治理,累计完成940余家。

蓝天碧水,成为青海的幸福底色,成为我省各族群众的不懈追求。多年来,我省环保部门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是我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效果最好的五年,生态环境部终期考核为优秀,是西北地区唯一优秀省份。

重要湖泊青海湖

生态系统持续向好

青海湖北侧的布哈河入湖口,有一片巨大的湿地,这便是青海湖鸟岛国际重要湿地的核心区。

5月,这片湿地绿意萌动,生机盎然。湿地湿润的气候、清静的环境,吸引成千上万只水鸟在这里栖息繁殖,黑颈鹤便是其中的一员。

在青海湖栖息的200多种鸟类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最为珍贵。全世界有8000多只黑颈鹤,在青海湖活动的黑颈鹤最多的时候接近120只。每年4月下旬,黑颈鹤都会飞到这里孕育新的生命。

初夏的青海湖,时常刮着大风,在这里筑巢生子的鹤爸鹤妈,面临大自然的考验。湖面起风时,鹤爸鹤妈精心筑的爱巢被湖水冲毁,鹤蛋被浪打碎。即便如此,鹤爸鹤妈仍在顽强地为孕育爱情的结晶,筑起生命的爱巢。

“每年四五月,黑颈鹤喜欢到这里繁育后代,足以说明这片湿地的水质是健康的,适于水鸟生活。”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我国的许多湿地都是南北半球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青海湖鸟岛国际重要湿地便是其中之一。每年有大天鹅、斑头雁、棕头鸥、黑颈鹤等两百多种鸟类十余万只候鸟不远万里,从遥远的南方飞到这里繁衍后代。

对青海湖湿地而言,黑颈鹤等众多水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湿地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水鸟的生存,因而水鸟可以作为监测湿地环境变化的一项客观生物指标。

目前,青海湖裸鲤已恢复到10.04万吨,是保护初期的38倍,达到原始蕴藏量的31.3%。青海湖鸟类种数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189种增加到220多种,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候鸟来此栖息繁衍。

多年来,我省坚持不懈推进生态保护建设和综合治理工程,努力维护生态平衡,将全省90%的国土空间规划为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明确将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作为最重要的两大主导生态功能,实行严格保护。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物种多样性保护得以加强,实现了生物多样性功能长期保持总体稳定的态势。

收藏举报0 条评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