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真功夫快餐市场前景怎么样(真功夫县级加盟条件)

中式连锁快餐巨头真功夫,曾经是多么不可一世,如今也难道没落的命运。

从第一中式快餐品牌、最高全国700多家门店,到建立行业首家企业大学“米饭大学”,这家“真功夫快餐”在中式快餐崛起过程中,一度在品牌营销、标准化上领跑行业

然而,经历过内斗、侵权、难吃等负面消息后,真功夫的口碑已经大不如前。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真功夫的没落呢?或许并不是表面上看的那么简单。

内斗、侵权、难吃?中式连锁快餐巨头真功夫没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探索:从甜品屋到蒸菜

1990 年,年仅17岁的潘宇海开始创业,在东莞长安镇开了一家名叫“168甜品屋”的小店,主要经营甜品及快餐。这就是真功夫最初的样子。

由于经营有方,加上对美食有所研究,小店受到当地人的喜爱,并有了一定的名气。直到1994年,潘宇海的姐姐潘敏峰和姐夫蔡达标夫妇生意失败,便出资入股168甜品屋,同时将小店名字改为“168蒸品餐厅”,开始推出蒸菜。

彼时,蔡达标和妻子分别持有25%的股份,与潘宇海的50%股份持平,开始了平等的经营管理。谁也没想到,正是这种股权分配方式,为后来真功夫的发展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确定合作之后,各位股东也进行分工协作,潘宇海负责全面管理和菜品研发、蔡达标负责前厅待客、潘敏峰负责财务和采购。

内斗、侵权、难吃?中式连锁快餐巨头真功夫没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这一次,餐饮的定位为营养健康的蒸菜,米饭、主菜、配菜结合的创新方式,立即成为当时附近居民热捧的对象。虽然只有寥寥几个菜式,但还是不影响他们在两三年的时间里开了三家分店。

1997年,“168蒸品店”改组成为“东莞市双种子饮食有限公司”,并开始通过技术改进,解决了中式快餐标准化难题。一时间,“双种子”驶入快车道,并开始冲出东莞。

直到2003年,在营销专家叶茂中的建议下,“双种子”更名为更利于传播的“真功夫”品牌。借着当时港片和功夫热的东风,主打蒸菜的“真功夫”,在随后几年开始了快速扩张,很快便成为中式快餐的巨头。

崛起:中式连锁快餐航母的成长之路

真功夫全国门店最多的时候,数量超过700多家。

自“真功夫”品牌确立后,从2004年到2006年间,真功夫不仅全面升级产品线,提升产品质量,还积极探索符合中国传统特色的风格,将中式快餐与西式快餐的模式区别开来,从而树立了中式快餐的形象。

从一家街边快餐店,用了十余年的时间成为中式连锁快餐航母级品牌,真功夫的成长之路,为中式快餐发展树立了标杆。

1)不断突破的产品研发与创新

即使是在街边小店阶段,潘宇海对产品就保持很高的要求。

产品的定位始终是很清晰的。真功夫打出“营养还是蒸的好”的理念,在物质开始充裕,人们开始追求饮食、生活质量的年代,得到了很多人的热捧。

蒸菜是中式快餐重要的品类,一肉一菜一汤,搭配一碗米饭,这完全就是中式餐饮最典型的样子。这种搭配方式,不管是在出门在外,还是居家生活,都有很高的吸引力。

同时,自小对饮食有很深研究的潘宇海,不吝啬花费大量时间改善口感,改良配方,将快餐做出了正餐的品质。这些产品虽然样式不多,但同样俘获了大批吃货的胃。

不过,让真功夫能够走到全国各地的,还要归功于其在标准化上的探索。

内斗、侵权、难吃?中式连锁快餐巨头真功夫没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树立标准化流程与体系

早些年,西式快餐进入中国,带来的不仅仅是新奇的产品,更重要的是西方餐饮的经营模式,包括连锁经营、服务体系、产品模式、供应链关系等等。潘宇海和蔡达标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率先探索中式餐饮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真功夫一方面引进曾就任麦当劳的经理人,一方面自主对烹制设备和中餐供应链进行改革。

借鉴麦当劳等西餐品牌的连锁经营模式,蔡达标从前线到后台整个流程进行优化,对各个环节、过程和步骤都实施了标准化。整个过程中,蔡达标建立了9本手册的公司制度和日常考核。

真功夫所用到的蒸品厨具单一,高温炉、大锅和蒸笼与传统无异。即便如此,火候大小、厨具重量、操控难度高常常导致各家门店的口味产生偏差。为了攻克中餐“标准化”难题,真功夫自主研发电脑程控蒸汽柜。

真功夫特意聘请了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开发出一套“电脑程控蒸汽设备”,通过控制温度、气压、时间的统一,达成了口味的统一。自此,真功夫的产品烹制不再需要厨师把控,效率也大大提高,实现80秒取餐,在中餐标准化中可谓创举。

不仅如此,他们还投资5000万元建立了能容纳400间餐厅运作的大型后勤中心,开设“管理学院”“米饭大学”,均走在中餐快餐品牌前列。

内斗、侵权、难吃?中式连锁快餐巨头真功夫没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3)步步为营的品牌营销

革新产品线,推进标准化管理,升级品牌标识、设备、服务,改进装修风格,真功夫更将品牌营销做到了极致。

在营销大师叶茂中的计划下,真功夫以疑似李小龙的形象作为品牌标志,然而,叶茂中建议向李小龙家人购买肖像权,但没有得到蔡达标的支持。

后来,凭借与电影《功夫》和《霍元甲》的联动,真功夫成功将品牌推至了全国。

2004年,真功夫已经有了七十家门店,为了进一步打开广州等对饮食更加讲究的一线城市,便开始主打汽车、火车、飞机等地点,这一类地方的食客没有过多的要求,产品的溢价更高,真功夫更容易盈利。

这一系列的改革,促使真功夫再次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发展了数百家门店。

内斗、侵权、难吃?中式连锁快餐巨头真功夫没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衰落:正在走下坡路的中式快餐巨头

盛极而衰,只不过,真功夫的“衰落”似乎有些着急。

即使在发展最快的2004年到2006年,真功夫也内乱不断。潘宇海和蔡达标开始争夺公司最高管理权,蔡达标先后提拔自己的亲属上位占据公司高位;后来后因出轨与妻子离婚后,夺得了另外25%的股权后,又不得不削弱家族在公司的权势。

各占50%的股权分配,终于让两个人的管理动摇了公司的根基。2009年,因为一笔1亿元信用贷款的分歧,两人终于决裂。最后,蔡达标因为财务问题被送进监狱,潘宇海再度夺回公司最高位置。

与此同时,李小龙的后人开始以侵犯肖像权为由,向真功夫提出2.1亿元的赔偿。

然而,这些还不是真功夫走向下坡的全部理由。事实上,真功夫的衰落与时代的发展、终端门店的产品与服务的缺失的关系,似乎更加紧密。

其一,在市场方面,外卖的兴起,餐饮的边界正在被模糊,多种渠道和场景的消费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就餐选择和体验。加上生活水平的提升,餐饮品牌大量涌现,“营养美味”的蒸菜对消费者来说不再具有独特性,真功夫的定位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也大大减弱。

其二,在产品方面,多年来真功夫的产品缺乏创新性,一成不变的产品组合,给食客造成了严重的“口味”疲劳。目前,主流的消费群体已经发生了改变,80、90这一类人群逐渐成为时代的消费主体,他们的思想更加时尚,不局限于传统,对蒸菜这一品类并没有特别的偏爱。

其三,在终端门店,昂贵的租金、装修风格不鲜明、低下的单店盈利能力——真功夫607家的经营情况并不乐观,亏损店为数不少。

如今,真功夫从一个行业大佬沦为了一个追赶者,不禁让人感到惋惜。

内斗、侵权、难吃?中式连锁快餐巨头真功夫没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自救:真功夫还能再引领行业吗

为了顺应市场发展和消费者的口味,真功夫也在积极推行改革,比如,更换新logo,并将门店的装修从古老的八九十年代风逐渐变成了年轻人的潮流风。

不过,这是远远不够的。

产品、服务的升级迫在眉睫,真功夫能否再借营销,将自身推向新的高度。

或许,也并非不可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